河北省曲阳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曲阳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曲阳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

历 史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柳永涛

第Ⅰ卷 选择题

一、 选择题(共32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1.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种民本思潮

 A. 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B. 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C. 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 D. 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与这一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B."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C."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D."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3.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B. 秉承天意,代表上天掌权

 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 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

4、孔子:"君子义以为质",孟子:"舍生而取义",董仲舒:"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由此可知,"义"的提出,目的在于确立

 A. 行为规范 B. 施政之术 C. 人伦秩序 D. 价值准绳

5、《春秋决狱比》中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官府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但董仲舒根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 B. 原心定罪、以礼入法

 C. 德主刑辅、以人为本 D. 纲常为主、刑法为辅

6.《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