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阳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B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曲阳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B卷)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曲阳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B卷

        历史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张倩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了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

5.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6.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7.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的本意不完全一致

8.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9.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