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作业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作业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了当时( )

A. 传统旧俗遭否定 B. 新旧事物的冲突 C. 新旧事物的并存 D. 社会转型的苦痛

2.近代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

A. 京张铁路 B. 紫光阁铁路 C. 京广铁路 D. 京沪铁路

3.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社会( )

A. 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 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

C. 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 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4.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70年 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 洋人发明的火车 C. 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 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5.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 自由的观念 B. 平等的观念 C. 博爱的观念 D. 互助的观念

6."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A. 铁路运输 B. 航海事业 C. 航空事业 D. 电报电讯

7.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