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作业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作业第1页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一、选择题

1.1878年,《申报》记录了人们对某新鲜事物的描述:"新来中国之传音机器,西人名曰德律风......相距十余里,将德律风各一具与电线连接,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由此可知,这一新鲜事物是(  )

A.电报 B.电话 C.电灯 D.电影

2.1873年8月18日,《申报》报道上海洋泾浜一带已有人力车往来,乘坐者喜其便捷。这种人力车,双轮上装座厢,以一人拉行,一般一人乘坐,轻巧便捷。由于人力车轻便价低,经济适用,大受人们的欢迎,上海输入后迅即得到推广,不久就有人依式仿造,不再依赖进口,数量也大增,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成为上海"客运主要工具之一"。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人力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D.人力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3.1879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这一过程体现了(  )

A.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 B.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

C.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D.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

4.下面是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止1898年11月)统计表。它反映出(  )

国名 在中国投资的铁路 共计 英国 2800英里 6420英里 俄国 1530英里 德国 720英里 比利时 650英里 法国 420英里 美国 300英里 A.列强侵华实力不平衡 B.列强侵华方式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