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3 1.1 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 作业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3  1.1 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 作业第1页

第1节 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B.向日葵与大豆间作遵循的生态工程理论是食物链理论

C.在林业工程建设时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理论

D.湿地治理生态工程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食物链理论

解析: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在生态农业中,利用豆科植物的生物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利于其他作物的生长,遵循的是生物之间的共生、抗生理论。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理论,避免树种单一。在人为的生态工程系统中,可以通过对食物链各环节的调控,改变物质、能量的转移途径和富集方式。湿地治理生态工程典型的实例就是将湿地内疯长的水草收割后贮存起来,作为圈养家畜的饲料,在治理后的水体内养鱼,依据的是食物链理论。

答案:B

2.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被破坏

B.整体调控不当

C.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

D.忽略物种多样性原理

解析:在人们利用某些自然资源的时候,往往由于缺乏整体调控,从而导致做了很多无用功,同时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题目中所说的现象就是由整体调控不当造成的。

答案:B

3.人们为了解决某些在农、牧、渔业等生产中产生的生态问题而采取了下列各项措施,其中导致与目的完全相反的是(  )

A.采取更好的方法控制人口增长

B.制造更强、更有效的农药

C.合理地放养牲畜

D.科学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解析:人口的迅速增加必然会给生态系统增加更大的压力,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方法。合理地放养牲畜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制造更强、更有效的农药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与人们的愿望是完全相反的。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我们应致力于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开发,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病虫害和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B

4.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  )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