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作业第1页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与南朝交战,在其战书中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材料二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出北魏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北魏应当如何正确"作出抉择"。

思路解析:第(1)问,材料表明北魏太武帝用少数民族为"肉篱"进行作战,这种手段和"减......贼"的认识,反映出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其做法必将引发深刻的民族矛盾。第(2)问,材料二是学者对北魏民族关系的思考,强调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尤其是正确处理与汉族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捐弃旧俗",才能"获得新生"。

参考答案:(1)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影响:导致民族矛盾激化,严重威胁北魏统治的稳固。

  (2)废除旧的社会制度与社会习俗,学习汉族先进生产方式与文化。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晋末年定居于华北的非汉族居民起义,旋即造成中国北部的四分五裂,自中国东北至中亚的东方绿洲,自中国四川至山东,建立了许多政权。其统治阶层往往来自北部及西北部边境地区。于是,4世纪初开始了一个政治史上的混乱时期,直至439年鲜卑一部族的后人统一中国北部才告结束。这些居民--或准确言之,其精英分子--将本身固有的社会政治传统与广泛借鉴汉族观念及其体制的事物密切结合起来。

  --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分析鲜卑族后裔"统一中国北部"的历史意义。

(2)结合北魏初期的史实,指出北魏将"社会政治传统"与"汉族观念及其体制"结合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北魏统治初期的社会状况,即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回答第(1)问注意从历史进步性的角度分析北魏统一北方的历史意义。回答第(2)问需要联系北魏初期的社会状况,尤其是拓跋珪等统治者参照汉族封建政权所推行的一些变革举措。这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为北方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生产的发展,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初步基础。

参考答案:(1)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例如拓跋珪在位时期实行编户;计口授田,劝课农桑;仿汉制设官;兴办太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