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2017版高考政治专题汇编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思远  行远】2017版高考政治专题汇编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第1页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A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1.(2016·北京文综,30,4分)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 000。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

①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 

②改变了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 

③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 

④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6·课标Ⅱ卷,13,4分)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  )

①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 

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③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 

④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6·江苏单科,6,2分)2015年末,美联储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导致美元走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利率变动一般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该国商品进出口。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此影响机制的是(  )

A.利率上升→本币贬值→出口增加

B.利率上升→本币升值→进口减少

C.利率下降→本币升值→出口减少

D.利率下降→本币贬值→进口减少

4.(2016·课标Ⅱ卷,12,4分)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