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作业2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作业2第1页

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

解析:选C。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关键是读懂材料。从"为国家守财尔"和"边境扰动......乐于输纳"可知统治者认为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因此纵容土地兼并。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不包括 (  )

A.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B.财政危机,积贫积弱

C.辽夏威胁,边患严重 D.权臣当政,政局动荡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由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强化措施的影响及所处的环境可知,A、B、C三项均符合史实,D项错误。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兵制之弊在于:(一)兵力的逐渐腐败。(二)番戍之制:(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既不便于指挥统驭......(乙)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悉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丙)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灾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军事弊端导致的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政治上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北宋统治有何影响?

(3)宋仁宗是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后结果如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军队战斗力下降,国家负担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