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1第1页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邓小平说:"......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

  A.必须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解析] 邓小平的这次谈话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此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B、C、D三项都只是材料的表象。

  2.(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首先开放的是( B )

  A.浦东 B.经济特区

  C.14个沿海城市 D.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是经济特区、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3.(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A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浦东地区

  [解析] "放手干"的第一步即对外开放的第一步。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A项正确;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时间是1984年,B项错误;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C项错误;浦东属于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D项错误。

  4.(2018·湖南学业水平测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闽东南地区(厦、漳、泉三角区)在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上属于( D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D.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 沿海经济开放区指的是1985年起在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等地区开放的区域,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