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4.4群落的演替 作业 (2)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4.4群落的演替 作业 (2)第1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群落的演替

  (满分50分 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解析:选A 西北干旱地区缺乏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不会演替为森林。

  2.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时间短,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解析:选C 次生演替虽然原有植被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时间短;冰川泥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基础是群落内不同物种的竞争;若环境条件适宜,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形成森林。

  3.(全国卷Ⅰ改编)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选D 草本阶段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先于灌木阶段出现,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即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所以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不同,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较大。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空间结构逐渐变得复杂,所以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要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简单。草本阶段的物种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比灌木阶段弱。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前一个阶段能为后一个阶段创造适宜的环境。

  4.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苔藓之所以能代替地衣,是因为(  )

  A.苔藓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B.苔藓比地衣的进化地位高,适应性比地衣强

C.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