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作业第1页



第二十一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1949年,中国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的学生占33.1%;到1953年,文科学生的比例降为14.9%;经过1956年前后的进一步调整,这一比例下降为9%;1962年,这一比例最低,仅为6.8%。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教育布局 B.新中国教育仿照苏联的模式

C.管理人才较多,科技人才缺乏 D.改变了近代重文轻理的现象

2、1950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

A.服务社会主义 B.照搬苏联经验

C.强调意识形态 D.脱离生产实际

3、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B.国民的科技素养

C.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4、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 招生对象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

这种做法( )

A.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

B.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C.贯彻了新的教育方针

D.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5、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下列情境在电影中可能出现的是(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科教兴国"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