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课时 作业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课时   作业第1页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如图1­1­2所示,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起电的过程中(  )

图1­1­2

A.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C.玻璃棒得到电子带正电

D.玻璃棒带正电,丝绸不带电

B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其原因是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使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选项B正确.]

2.金属球A带上+8q的电荷,另一相同的金属球B带上-2q的电荷.现将A、B两金属球接触后分开,则金属球B所带的电荷量为(  )

A.-3q     B.+3q

C.+5q D.+6q

B [相同的金属球A、B带异种电荷,接触后电荷量先抵消再平分,即接触分开后A、B两金属球所带的电荷量均为=+3q,只有选项B正确.]

3.在下列各种措施中,目的是利用静电作用的是(  )

A.电视机后盖上开有许多小孔

B.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C.静电喷涂

D.油罐车后拖着铁链

C [电视机的机壳上有许多小孔是为了把各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掉,A错误;高大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和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的防止,B、D错误;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