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检测题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检测题第1页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教材第26页活动

  本活动的内容虽分为三个小题,但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思路: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砍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淹没沿海低地-沿海低地国家关心木材产量。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森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的冰川在温度升高后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沿海的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甚至有被淹没的危险。

  2.联系框图如下:

  ―→―→―→―→―→

  从框图中可以看出,森林资源被大面积毁坏后,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3.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少。怎样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呢?首先要保护好现存的森林;其次是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教材第29~30页活动

  1.至少15年。垦荒者首先选择适于耕作的小块土地,然后砍倒树木,烧毁开荒。连续耕作1~3年后,因为作物生长的消耗和雨林地区的淋洗,土壤中的养分尽失,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垦荒者只好弃耕土地,迁移到新的林地上,再砍树开垦。被弃耕的土地,经过15~20年的时间慢慢恢复植被,但可能仍逃脱不掉再次被焚烧的噩运。从迁移农业的过程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连续耕作时间加上森林再生的时间)。

  2.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下的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通过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当休耕期小于15年时,森林再生是不完全的,若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土地性状的彻底改变,出现森林越来越少甚至完全丧失的局面。若休耕期大于15年,森林能够完全再生形成次级森林,但与原始森林有相当大的差异,要想使次级森林成为原始森林的状况,还需要80~100年的时间。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必然会出现休耕期越来越短的现象,森林植被的恢复变得非常困难,热带雨林将走向毁灭。

  教材第36页活动

1.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