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东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渝东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渝东六校联盟高2020级(高二)下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忠州中学 审题学校:涪陵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条形

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

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陶器烧造上,人们都认为,瓷器烧造的发明权属于中国人。散布在亚洲、北非等地

的大量瓷片说明,我国瓷器开始成规模地输往国外,不晚于唐代后期。国内外文献资料进

一步证实,中国瓷器输出,在宋元两代官方的大力提倡与鼓励下得到快速发展,至明清时

期登上巅峰。遗憾的是,随着中国瓷器烧造技艺于17世纪在欧洲的广泛传播,在工业革

命推动下,从18世纪后期开始,欧洲的瓷器烧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瓷器的海外市场开

始走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瓷器独占世界市场鳌头千年的辉煌历史已然不再。

就中国瓷器输出线路与范围而言,总体上遵循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路线。在明代初

期之前,中国瓷器以输往亚洲、北非等地为主,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虽然七次下西

洋,依然没有越过这一范围。当然,中国瓷器输往朝鲜和日本的时间更早、品类更全、数

量更多。

中国瓷器大量输往欧洲大约始于明代中期。这与欧洲航海家成功开辟新航路有关。新

航路的开辟,大大扩展和延伸了"海上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瓷器输往欧洲、美洲呈现

日益旺盛之势。

就品类而论,瓷器输出基本实现"全品类输出",甚至在生产与市场之间基本同步。

瓷器与生俱来的实用性与审美性齐备的双重特征,预示着瓷器输出不仅是商业贸易,

更是文化交流。历史告诉我们,最持久、最成功的文化交流,往往是通过商业手段与途径

得以实现的。因此,中国瓷器输出,实际上是借助瓷器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贸易行为,达

成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

中国之所以成为瓷器发明国,与其深厚的"尚玉文化"关系密切。东汉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认为"玉"乃"石之关者",且包含有"五德"。瓷器即追求"似玉"之关。因此,

某种意义上讲,瓷器输出就是一种中国式审美文化的输出。中国精美瓷器,不仅被中国皇

宫所器重,也得到欧洲王室珍爱--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拥有青花执壶,西班牙国王

查理五世收藏有数千件中国精美瓷器,法国国王甚至在葡萄牙等地设代理人专门收集中国

瓷器,王室收藏使在家中陈设中国瓷器成为欧洲风靡的时尚。英国作家迪福甚至有"如果

没有中国的花瓶就没有第一流的住宅"的判断等。显然,有关瓷的审美已然成为一种世界

性审美。

历史证明,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域外交流,是维持其旺盛生

命力的重要方式。伴随中国瓷器大量输出的,还有海外审美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