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作业第2页

  

  A.该传单的散发者最有可能是美军

  B.散发该传单是为了瓦解日军士气和精神

  C.该传单应印刷于中途岛战役之后

  D.该传单预示着日军将逐步处于不利地位

  解析:选C。传单仅是宣传品,它不是实际战况的反映,因此,C项的推断过于绝对化。

  8.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解析:选C。"第一手材料"是指当事人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的资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只有C是当事人丘吉尔所著,符合题意。而《斯大林传》《大独裁者》(电影)《二次大战三巨头》属于第二手材料,故选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严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二 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没有御寒装备的德军陷入冻馁之中。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机反击,歼敌50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处于不同时代的拿破仑与希特勒为什么都企图征服俄国(苏联)?

  (2)在莫斯科,俄国(苏联)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

  (3)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

  解析:第(1)问,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方面要认识法国、德国的称霸野心,另一个方面要认识到俄国(苏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对于法国、德国称霸欧洲或世界的影响。第(2)问,分析两则材料,归纳总结即可。第(3)问,分析欧洲战场局势结合所学知识,陈述相关事实;分析其意义则要从全局来分析,注意局部对全局的影响。

答案:(1)拿破仑时代的法国与希特勒时代的德国都企图称霸欧洲乃至世界。俄国(苏联)的社会制度与法国、德国不同;俄国(苏联)是欧洲大国,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