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这一关键信息,说明当时处于西汉初期。材料中"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这一关键信息说明当时不但存在县级行政区划,还存在侯国的行政区划。因此,当时实行的应该是郡国并行制。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6.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了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推恩令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比较彻底的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正确;AB不符合史实,排除;唐朝实行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

7.北宋初年,宋太祖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设通判监督知州,财政上规定地方赋税大部分运往中央,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使得地方实现了有效治理

C. 形成"三冗"局面 D. 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宋代的中央集权。宋太祖抽调地方精兵强将,设通判监督知州,地方赋税大部分运往中央,有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但地方官员的重复设置,大量征兵,最终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三冗"局面,成为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宋太祖的这些行为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对地方的治理没有形成有效影响,大量赋税转运中央反而不利于地方的治理,故排除A、C、D项,故选B。

【点睛】注意本题的设问是"不包括",防止因为惯性思维选择了"包括"而出现错误。

8."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我国行省制度始于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