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六单元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六单元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作业第2页

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有一定的历史事实做依据,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故①的说法不正确;经过三大改造,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说当时存在大量反革命分子是不正确的,故排除④,②③是对题干中现象的正确解读,故选A。

6.1978-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解析:选D。抓住时间(1978-1992年)和材料核心(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类法律230多部),据此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表明中国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D项正确;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在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故A项错误;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基础也是在过渡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故C项错误。

7.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近几年全市管理的各类"民告官"案件进行复查调研显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总是败多胜少,1999年以来败诉率一直高居53%以上。普通老百姓与行政机关"对簿公堂",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在"民告官"诉讼中老百姓赢得胜利,更是一件令人欣慰而又值得赞赏的事情。普通老百姓告官的具体法律依据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③《行政复议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

解析:选B。《宪法》是作为制定其他具体法律的依据,不作为具体案件的审理依据。材料中所举之例是老百姓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纠纷,与刑法无关,所以"民告官"应参照②③的法律。故选B。

8.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