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随
【思远 行远】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随第2页

解析 实践的历史性,就是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正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

8.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一心想回到陆地,于是找到了岛上最大的一棵树,制成独木舟,但他一个人无力把它搬入大海。他制作独木舟的活动是否属于实践活动,有无社会性?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实践活动,但无社会性,因为它是独立的个人活动

B.不是实践活动,它不过是人的求生本能的表现

C.是实践活动,也具有社会性,因为他制作独木舟的工具和技能都是社会赋予的

D.不是实践活动,因为他已经远离社会,回归自然

答案 C

解析 鲁滨逊流落荒岛,看起来好像脱离了社会,但实际上他的技能正是以前在社会中获得的。因此他制作独木舟的活动是实践活动,也具有社会性。应选C项。

9.[2016·江西临川摸底]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位于南极的BICEP2望远镜,对宇宙大爆炸的"余烬"--微波背景辐射进行观测,意外发现了比"预想的强烈得多"的"B模式偏振信号",并确认它就是暴涨期间原初引力波穿越宇宙导致的。这意味着宇宙暴涨理论获得了迄今最有力的证据。这表明(  )

①只有在科学实验中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②世界上根本没有人们观察不到的事物 ③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工具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答案 B

解析 学而不用,终无收获,这是在强调认识活动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脱离实践的认识没有实际意义。

三、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沙河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境内资源众多,储量丰富,已发现的矿藏资源就有40余种。早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沙河市就提出了"挖出地下聚宝盆,培植地上摇钱树"的经济转型思路,历届市委、政府都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近年来,在对市情进行再认识、再分析、再把握后,该市决策者深刻地认识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开放创新转变。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道理的?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改革开放,沙河市提出了"挖出地下聚宝盆,培植地上摇钱树"的经济转型思路。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在对市情进行再认识、再分析、再把握后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进行经济转型。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该市认识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促进该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