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
2019-2020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第2页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两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C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D项则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措施。]

  4.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  )

  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C [从材料信息看,勃列日涅夫时期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这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故选C项。]

  5.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指出:"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承认了市场对经济调节作用

  B.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将增加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

  D.开辟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新工业化模式

  A [材料中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就意味着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说明了他的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模式,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A项正确;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为苏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指标,故C项错误;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从而开辟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新工业化模式,故D项错误。]

  6.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为挽救面临危机的苏联经济,都进行了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工业结构未能合理调整

  B.未能打破长期僵化的苏联模式

  C.没有改变农民被掠夺的局面

  D.企业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扩大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都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