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南水北调工程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南水北调工程作业+Word版含答案第5页

 源不足。进一步从图例可以推知该水利工程为美国西海岸的北水南调工程。

 7. AC 解析:滇池湖泊内水流速度很小,为典型的静水水体,更新周期长。根据图示,滇池的流域面积小,入湖径流量小;水体总量大,但是进出水量小,湖泊水与外界水的交换极其缓慢,所以更新周期长。故本题选择AC选项。

 8. BD 解析: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增加流域内入湖水量,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滇池流域水量增加,也可以缓解流域内的用水紧张状况。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9.(1)淮 黄 海 C

  (2)东

  (3)鄂、豫、冀、京和津

  (4)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

  解析:第(1)题,东线调水方案,自南向北依次经过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输送到天津,其中,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水可以自流;东线调水路线经过的淮河、黄河和海河流域由于人口众多,农业发达,降水较少,用水特别紧张。第(2)题,东线工程起点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污水排放降低水质。第(3)题,读图结合中国行政区划知识可知,中线工程自南向北沿途经过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第(4)题,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

 10.(1)华北 京杭大运河

  (2)秦岭-淮河一线

  (3)纬度

  (4)我赞成①(小明,利大于弊)。理由: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我赞成②(小强,弊大于利)。理由: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华北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更严重。

  解析:第(1)题,本题根据所学课本知识结合图示可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华北地区。东线工程主要利用已有的京杭大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第(2)题,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也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地理分界线。第(3)题,从扬州到天津基本沿南北方向,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反映的是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第(4)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弊共存,利大于弊可从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分析。弊大于利可从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华北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更严重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