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B.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

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的结尾应了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使得吴亚龙"诚信"的形象更为突出。

E.小说《借给你的温暖》宣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诚信,一种互助,一种信任,一种大爱。

5.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

6.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三)阅读选段,完成第7-10题。(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