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作业(1)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作业(1)第3页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参考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富国强兵;弃农经商易导致土地荒芜和国家贫弱。

  (2)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农商并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关系:相互影响。

能力素养拓展

一、选择题

1.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与这种繁荣景象相关的因素是(  )

A.产生职业商人 B.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C.集镇夜市兴旺 D.形成大的商帮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与题干这种繁荣景象相关的因素是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故A项正确。商朝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工商业由官府垄断,故B项错误;夜市兴旺开始于唐宋时期,故C项错误;形成大的商帮是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A

2.古代的中国无疑处在东亚文明的中心,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域外文化主要来自广义的西域地区。华夏文明在欧亚大陆中西部进行经营,主要开始于(  )

A.昭君出塞 B.文成公主进藏

C.张骞凿空 D.班超投笔从戎

解析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进藏均与西域无关,故A、B两项错误;张骞于西汉时期出陇西,经匈奴,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开拓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故C项正确;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于东汉时期,出使西域是继张骞之后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故D项错误。

答案C

3."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时张籍的这首诗反映了(  )

A.张骞一行出使西域时的情形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D.长安城商业繁荣,各地商人来来往往

解析这首诗描绘的是在边境看到的丝绸大量运往西域和中亚的情景。由此可以排除A、D两项。诗句只是提到丝绸外运的情况,而未涉及商路是否被阻断,所以无法得到"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的结论,故C项排除。

答案B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的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