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人教版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国模拟题组合卷
【思远  行远】人教版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国模拟题组合卷第3页

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传承着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重视国学有利于(  )

①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③全面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④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优秀文化的作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国学迅速升温,这种对国学的重视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④正确;包括传统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因此需要批判继承、趋利避害,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②③错误。故答案选D项。

19.(2015河北石家庄二中一模,1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用中国精神铸就文艺之魂,这就需要(  )

①创作出时代精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②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艺,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 ③弘扬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面对文艺创作中的抄袭模仿等问题,要用中国精神铸就文艺之魂,不能让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成为市场的奴隶,这就既需要创作出时代精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又需要弘扬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③正确;②中"一切文艺"说法太绝对,我们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中的积极的、有益的成分,而不是全盘学习,②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不能一概传承和弘扬,④错误。故答案选C项。

39.〔2015辽宁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考试,39(1)(3),"文化与经济、政治""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的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的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就微公益活动开展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5个字以内。

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②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