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2节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作业
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2节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作业第2页

  A.元素①位于第3周期第ⅤA族

  B.①、②、③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C.④的原子序数比②的大8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解析:选C。最右一纵行为稀有气体元素,所以判断①②③为第2周期元素N、O、F;④⑤为第3周期元素S、Cl。

  7.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请你在元素大厦中为119号元素安排好它的房间(  )

  A.第8周期ⅠA族

  B.第7周期ⅦA族

  C.第7周期0族

  D.第6周期ⅡA族

  解析:选A。现有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最后一种元素原子序数应为118;那么119号元素应排在第8周期第ⅠA族。

  8.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5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是零,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在周期表中,C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E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画出E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3)A的单质和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可观察到____________。

  (4)将9 g B单质在足量的D单质中燃烧,所得的气体通入1 L 1 mol·L-1 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后,试分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以不填满)。(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不考虑离子的电离和水解)。

大量存在的离子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解析:(1)A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是0,则A为氢;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为碳;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CS2,E为硫,那么D为氧,可知C为氮。(3)A、C两单质化合生成NH3,其水溶液氨水显碱性,滴入酚酞会显红色。

  (4)C + O2\s\up7(点燃(点燃)CO2

    0.75 mol   0.75 mol

  n(NaOH)=1 mol

   CO2 + 2NaOH ===Na2CO3+H2O

   0.5 mol 1 mol   0.5 mol

   Na2CO3 + CO2 + H2O===2NaHCO3

   0.25 mol  0.25 mol     0.5 mol

即CO2被充分吸收,生成n(Na2CO3)=0.25 mol,n(NaHCO3)=0.5 mol,其浓度c(Na2CO3)=0.25 mol·L-1,c(NaHCO3)=0.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