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1第2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作业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1第2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作业第5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A.电石和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为易燃物质,过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氧气,为助燃物质,所以不能使用大量水灭火,故A错误;

B.泡沫式灭火器中NaHCO3与Al2(SO4)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二氧化碳和过氧化物反应生成助燃物质氧气,故B错误;

C.使用黄沙,隔绝空气,能到达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

D.Na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二氧化碳和过氧化物反应生成助燃物质氧气,过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氧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电石和过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易燃物质、或助燃物质;

B.泡沫式灭火器原理为NaHCO3与Al2(SO4)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二氧化碳和过氧化物反应生成助燃物质氧气;

C.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D.使用干粉(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能和电石和过氧化物反应生成易燃物质、或助燃物质.

2.【答案】B

【解析】【解答】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可以制作咳嗽药,A项不符合题意;

B.醋中含有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从而降低疗效,B项符合题意;

C.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对环境及人有危害,所以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C项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所以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B中利用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原理,醋酸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3.【答案】D

【解析】【解答】A.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要用试管夹夹着,不能用手,否则会将手烫坏,故A错误;

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以免引起火灾,故B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操作错误,故C错误;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触及容器的内壁,以防玷污药剂,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仪器考虑;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酒精会溢出,造成事故;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会腐蚀砝码;

D.分析滴管滴加液体的正确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