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9单元 第3课百日维新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9单元 第3课百日维新 作业第2页

  6.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二 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持怎样的看法。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改革"节奏"?

  【答案】看法:节奏很快。评价: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为改革失败埋下隐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试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和百日维新的内容,说明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答案】背景:维新变法运动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思想进一步传播、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条件下兴起的。内容:它的基本要求是抵抗侵略、设立议院、发展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光绪帝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接受维新派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张。他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许多主张,但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这一要害问题。这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绝不是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光绪帝仍然是封建皇帝,在国家政治体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他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