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选修4 专题四 第1课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民版选修4 专题四  第1课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作业第2页

国主义直接对抗。只是到了最后,他才支持这种对抗。他反对鼓励阶级斗争,也不愿用暴力手段去消除本国的不公正根源。简言之,他宁愿谈判而不从事杀伐,求和解而不想进行旷日持久的斗争。这些品质使他看起来仿佛是唐·吉诃德式的而不是革命家式的奇怪人物,但更显出他是个纯粹的人。--[美]史扶邻著《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

(1)怎样的"环境"将孙中山造就成为一位"勉为其难的革命家"?

(2)试举一例说明孙中山"宁愿选择最少使用武力的措施达其目的"。

(3)"只是到了最后,他才支持这种对抗"在思想上表现为怎样的转变?

(4)作为一位"纯粹的人",孙中山先生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清政府的腐败;西方革命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让给袁世凯。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决定与中共合作,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新三民主义。

(4)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

解析 第(1)题实际上回答孙中山发动民主革命的历史背景;第(2)题最恰当的例子就是孙中山为了达成革命成果而又不愿采取武力最终不惜辞去大总统而转让给袁世凯的做法;第(3)题首先要准确读出设问的含义,然后回答出孙中山思想上的重大转变。第(4)题关于孙中山的精神要注意答出其众多的伟大品质。

[基础达标]

1.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各地分散的斗争迫切需要统一的组织和领导,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