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5.6 两伊战争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5.6 两伊战争 作业第3页

  材料二 伊拉克国防部长哈伊拉说:"在战争中有两种选择,要么摧毁对方的军事力量,要么摧毁这个国家的经济,最好双管齐下。"伊拉克认为"伊朗没有了油,也就没有了战争"。而伊朗方面,在集中力量保护自己的石油设施的同时,出动飞机袭击伊拉克的油田和石油设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两伊之间的哪些矛盾?

  (2)材料二中两伊的言行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有什么特点。

  解析:第(1)、(2)两问要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第(3)问,联系两伊战争与以前战争相比呈现的不同点,概括其特点。

  答案:(1)宗教矛盾;霍梅尼和萨达姆的私人矛盾;领土之争。

  (2)双方都把破坏对方的石油设施和油田放在突出位置,说明石油在两国国家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3)时间长,消耗大,损失重,伤亡多,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战争双方都把袭击和摧毁对方石油基地和设施作为主要手段;战争中使用了导弹和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一场现代化战争。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伊拉克虽然在1921年就宣布独立,脱离了英国的委任统治,但英国通过为期 25年的《英伊同盟条约》继续对伊拉克进行控制。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鼓舞下,伊拉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共产党、库尔德民主党等反帝反封建政治力量迅速活跃起来,在军队中也仿效纳赛尔,建立起若干个"自由军官组织"。1958年7月14日爱国军人在复兴党、伊拉克共产党等党派和广大群众支持下发动起义。

  新政权成立后,宣布废除封建君主制,释放政治犯,实行民主政治。对外奉行反帝反封建政策,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7月15日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接着退出英镑区,封闭和没收《巴格达条约》组织在伊拉克的弹药装备,收回了英国在伊拉克的空军基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拉克"7·14革命"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拉克"7·14革命"的影响。

解析:第(1)问结合"二战"后国际形势得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二战"后英国实力的削弱;根据材料文字"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鼓舞"、"复兴社会党、共产党、库尔德民主党等......建立起若干个'自由军官组织'"、"宣布废除封建君主制"概括得出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鼓舞;伊拉克政治力量的组织准备;伊拉克落后的封建制度。第(2)问从民族独立、国家民主进程的发展、反对殖民主义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