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浙江省温州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浙江省温州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要求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为宾语前置句,"莫"是表示否定的副词,"莫之夭阏"是否定句,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夭阏"的宾语,放在动词"夭阏"之前。即"背负青天而莫夭阏之",意思是"背驮着青天,没有什么力量阻挡它"。A项,为被动句,"于"表被动,意思是"圣人不被外物所拘泥"。B项,为宾语前置句,"之二虫又何知"即"之二虫又知何",意思是"这两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C项,为判断句,意思是"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D项,为省略句,即"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意思是"把水引来,用它作为流觞曲水"。故选B。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思垂空文以自见

B. 彼且奚适也 且何谓阁子也

C.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 亦将有感于斯文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要求选出"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项,以:介词,由于,因为/以:连词,表目的,来;B项,且:副词,将要/且:连词,再说;C项,而:连词,表修饰/而:连词,表转折,却;D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对于。故选D。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