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作业第3页

  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的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

  (2)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解决苏联社会存在的问题,50年代以后,苏联曾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三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结果如何?

  答案 (1)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

  (2)苏联模式或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改革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其目标严重脱离苏联实际,最终导致改革失败。勃列日涅夫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致使改革陷于停滞。戈尔巴乔夫改革:全盘否定社会主义,结果失败,导致苏联的解体。

  

  一、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斯大林的逝世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片面发展重工业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