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一:课时(十四)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一:课时(十四)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作业)第2页

  解析:选C 依据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与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故C项正确。

  5.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国际社会认可

  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

  C.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选B 材料涉及印度支那问题、"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故B项正确;1953年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印度支那问题无关,故A项错误;1955年新中国出席万隆会议,1971年新中国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均与印度支那问题无关,故排除C、D两项。

  6.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  )

  A.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B.推动了印度问题的解决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解析:选A 材料"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反映出此次会议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的1954年日内瓦会议,促进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故A项正确。

  7.孔子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解析:选C 由材料信息可知应是万隆会议,中国的"求同存异"原则推动了大会的圆满成功。B项体现了对抗,A、D两项不符合题意。

  8.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增进友谊的"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