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中图版选修六 :第三章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作业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 中图版选修六 :第三章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3页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           。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第(2)题,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应因地制宜,理由合理即可。

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 距海远近

  (2)选②或③。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9读"我国荒漠化主要省区分布图"(图1)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    、     等,荒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    。

(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其人为原因有哪些?

(3)近年来我国荒漠化动态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引起荒漠化面积增加的影响因素是      ,简析其原因。

答案(1)风蚀 水蚀 盐渍化 风力 (2)新疆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3)盐渍化 自然原因:①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向地表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