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临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十八次统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临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十八次统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

  2、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