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江苏省新草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江苏省新草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寻根祭祖"体现的是血缘宗法传统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B,A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制度与血缘无关,CD两项是中国古代的地方管理制度。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3.战国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郡县制的实行

D. 井田制的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百姓"原为贵族总称,战国之后成为普通民众的通称。由贵族专有到民众通称,表明贵族地位的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此现象涉及的是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的衰落,故本题选B;分封制强调权力的分配,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百姓称谓使用范围的变化,与井田制无关,排除D。

4.《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 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理解能力。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