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老林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试卷(一)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老林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试卷(一)第3页

三、实践与探究题

24.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之一就是自由。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已家喻户晓,它之所以广为人知,一个重要原因莫过于写出了人们对自由追求的那种执着和义无反顾的精神。

材料三: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海导航】什么叫自由?在现代社会,自由的意义有哪些?(2分)

(2)【思维体操】有人说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你觉得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3分)

(3)【理论探究】材料三中的法律是否影响人们的网络自由?(2分)

【答案】(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A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不正确。原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不会。法治和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法规就会受到法律制裁,严重者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25.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而冤假错案是法治的致命伤。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纠正了接近40起冤假错案,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赏和拥护。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疑罪从无原则、严格恪守程序正义等原则的落实和实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正在变为现实。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学海导航】纠正冤假错案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如何判断?(3分)

(2)【请你列举】我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施了哪些制度?(2分)

(3)【知识拓展】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价值或力量?国家或政府该怎样维护正义?(4分)

【答案】(1)①维护正义行为。②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助学金制度等。

(3)价值或力量:①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②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国家或政府维护正义要做到:①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A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②制定正义的制度A使社会弱势群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③出台体现正义的原则的法律法规,使之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④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