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3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作业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3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作业第3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和SiH4比较、NH3和PH3比较,分解温度高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上述数据和规律判断,一定压强下HF和HCl的混合气体降温时________先液化。

  解析:分子晶体中,沸点高低看相对分子质量,特别要注意有氢键的影响。分解温度高低是看键能的大小。由于HF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故易液化。

  答案:①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因此SiH4沸点高于CH4;NH3分子间还存在氢键作用,因此NH3的沸点高于PH3

  ②C-H键键能大于Si-H键,因此CH4分解温度高于SiH4;N-H键键能大于P-H键,因此NH3分解温度高于PH3 HF

  11.下图为CO2分子晶体结构的一部分。请回答:

  

  (1)观察上图,试说明每个CO2分子周围有________个与之紧邻等距的CO2分子。

  (2)在一定温度下,测得干冰晶胞(即图示)的边长a=5.72× 10-8 cm,则该温度下干冰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

  (3)试判断:①CO2、②CS2、③SiO2晶体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相应物质的编号)。

  解析:(1)以某个晶胞一个面中心的CO2分子作为研究对象, 它到该平面四个顶点的距离以及与该平面垂直的四个面中心的CO2分子的距离相同,又因为晶体是晶胞的连续体,它与下方晶胞中与该平面垂直的四个面中心的CO2分子的距离也相同,所以,每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与之紧邻等距的CO2分子。(2)CO2分子晶体为面心立方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4 个CO2分子。每个晶胞的质量为[44÷(6.02×1023)×4] g,每个晶胞的体积为(5.72×10-8)3 cm3。干冰的密度为[44÷(6.02×1023)×4]÷(5.72×10-8)3=1.56 g/cm3。(3)SiO2为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CO2、CS2都是分子晶体, CS2的分子量大于CO2,分子间作用力大于CO2,沸点高于CO2。

  答案:(1)12 (2)1.56 (3)③ ② ①

  [能力提升]

12.水分子间由于氢键的作用彼此结合而形成(H2O)n。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四面体(H2O)5,由无限个这样的变形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结合连接成一个庞大的分子晶体--冰,其结构如下图所示。试填写下列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