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相适应,让人更好的接受礼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礼制就是要强化等级观念,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试图推动礼制的复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孔子是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的内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 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

C. 法家、墨家

D. 墨家、道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家争鸣。材料体现了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区别。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家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所以答案选B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墨家

4.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与分封制。材料信息"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体现了选官的依据是才能的高低,而在此之前的夏商周时期,选官的主要方式是依据宗族血缘而进行的分封,这反映了依据宗法制的世卿世禄制已经逐渐崩溃,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君臣关系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故D项错误。

5.《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中说:"不以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