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7.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7.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作业第2页

  (1)守旧派:主张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

  (2)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3)激进派: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其主要代表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

  四、克里米亚战争

  1.背景:1853年,俄国入侵奥斯曼帝国。俄国的军事行动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2.经过

  (1)英、法联军进抵俄国海军重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2)俄军由于装备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后勤供应不足,俄军非战斗性减员严重,1855年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沦陷,俄军战败。

  3.结果

  (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各地农民纷纷暴动,深深震撼了封建统治。

想一想   1.农奴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什么?

  (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3)引起了贵族军官领导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2.19世纪中叶,俄国的工业发展速度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1)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专制制度,而同时期的西方诸国如英国、法国等,却早已砸碎了封建制度的枷锁,建立起强大的资产阶级政权。

  (2)经济上,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农奴制经济,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却已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英法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基础上,而农奴制不仅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必需的自由劳动力,还造成了国内市场的狭小。

  3.改革派和激进派主张有何相同之处?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什么问题?

  (1)他们都主张给农民土地和自由,解放农民,废除农奴制。

  (2)其思想表达了农民的利益和愿望,成为农奴解放运动的鼓吹者,反映了农民反对农奴制斗争的现状。

  4.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1)性质:对俄国和英法双方来讲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

  (2)实质: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辨析体会  

   

   

   

研一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运动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