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2.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检测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2.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检测第3页

  参加,通过他们的交流和传播,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③正确;该活动并不能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也与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无关,②④与题意不符。故选B。

  答案:B

  8.栩栩如生的剪纸、巧夺天工的刺绣、自由翱翔的风筝、精美绝伦的掐丝......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脚步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海外赢得了大批"粉丝"。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海外赢得了大批"粉丝",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②③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④不符合事实。

  答案:D

B组 提能强化练

  9.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大众。这说明(  )

  ①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挥作用 ②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自媒体的传播特点,体现了其强大的共享功能,②正确;不同风格的草根作品借助自媒体平台得以传播,体现了④;①错误,新传媒并不能完全替代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③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途径。

  答案:D

  10.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

  A.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趋同

  B.相互尊重不断渗透

  C.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解析:A错在"趋同";B错在"渗秀";D片面。

  答案:C

  11.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  )

  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强调各国文化应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繁荣,①④正确切题,③与题意不符;②错误,世界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辩证分析。

  答案:B

12."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