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案

1.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①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符合语境。②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与后半句语境不符。③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符合语境。④倾巢而出:出动全部力量,贬义词。此处感情色彩不合。⑤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符合语境。⑥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了胜利。与句中"90分钟的激战"语境不合。故选A项。

【点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B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语序不当,把"虽然"放到"抗生素"前面。C项偷换主语,把"自"放到"湖南"前面。D项不合逻辑,应把"不"去掉。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C

【解析】试题分析:①、②是递进关系,③表示解释,④、⑤表示转折,⑥表示递迸。考虑所选词语和原句的连贯,选C。

4.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表达能力。A项,"笑纳"是敬称;B项,"绵薄之力"是谦词;C项,"光临"是敬称,不得体。所以选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B

6. B

7. C

【解析】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B项,"环境审美意识也在此时萌生"错,偷换概念,这一时期萌生的是环境意识,而非环境审美意识。原文"渔猎文明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对关涉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但这个时代只能说是环境意识的萌生期"。故选B项。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这说明生态与文明这一对天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的实现,只能是共生",可知生态与文明并非完全对立且无法统一,共生是实现二者在更高层面上统一的唯一方式。故选B项。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C项,扩大范围,生态文明的审美观与传统审美观存在较大差异,原文中有"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来看"的限制。故选C项。

【点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8. A

9. A

10. B

11. ①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

②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的收获。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