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作业)第2页

  5、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 没有什么工作可做"。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6、"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

A."一边倒"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7、1954年7月,周恩来满怀信心地宣布"日内瓦会议的成就证明,国际争端是可以用和平协商的方法求得解决的"。

因为日内瓦会议推进解决了( )

A.朝鲜半岛问题 B.印度支那问题

C.中印关系问题 D.中法关系问题

8、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

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的说法提供依据的是( )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一变化( )

A.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

B.基本清除了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