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教科版选修3-5 2.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时作业(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教科版选修3-5 2.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时作业(解析版)第3页

12.粒子与金核发生正碰时,如果粒子能接近金核的最小距离为,求金核的密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1909年起英国物理学家 ______做了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即α粒子散射实验,并在1911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叫做________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__________ 里,带负电的 _____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14.1911年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发生了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若用动能为1 MeV 的α粒子轰击金箔,则其速度约为_____m/s。(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1.67×10-27 kg,1 MeV=1×106 eV)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α粒子散射实验中,选用金箔是因为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α粒子很容易穿过,A正确;

BD.全核带正电,半径大。易形成大角度散射。故D正确、B错误;

C.金原子核质量大,被α粒子轰击后不易移动。C正确。

2.C

【解析】

试题分析: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不发生偏转,只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进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所以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史问题。

3.B

【解析】

根据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使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原子核对α粒子的库仑斥力,故选B.

4.B

【解析】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