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作业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作业第3页

  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苏联的经济体制能为世界发展提供借鉴

  D.苏联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解析:选C 材料所述时间为1934年,这时的西方世界正处于大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濒于崩溃,而另一方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可知,罗曼·罗兰希望通过借鉴苏联的经验拯救危机中的西方,从而实现美好未来,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

  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8分)

  (3)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4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列宁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主张发展商业,结合教材可知,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可得出两者过渡方式的改变,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结构、计划与市场关系两方面比较两者的变化。第(3)问,从国家国情、市场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概括。

  答案:(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调整: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