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1 辛亥革命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1 辛亥革命 作业第3页

制为责任内阁制。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又改为总统制,方便其独裁专制。这说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53082081】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

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 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解析] 第(1)问要求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寻找答案,直接归纳材料要点即可。第(2)问抓住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注意答案要全面。

[答案] (1)目的:促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方式:从改良到革命。

(2)原因: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革命派急于求成;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