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汾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汾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3.汉语中"父子""婆媳""君臣""将士""男女""父母""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 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 B. 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D. 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周社会的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宗法制讲究尊卑贵贱,所以"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故选A;材料的主旨不是探讨汉语语法问题,排除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根本目的为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和题意无关,排除C;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只涉及问题的一个方面,且不符合题意,排除D。

4.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

B. 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C. 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D.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是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81年,处于春秋时期,国家大分裂,故A、C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解答本题需要关注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秩序被打破,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材料中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国君控制国政,实际也反映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破坏,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

5.有学者认为:"既然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味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