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 1.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  1.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作业第2页

  五、开放的对外政策

  1.政策

  (1)积极开放的政策:交往的范围广,涉及亚洲、非洲地区的许多国家。设置了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堕婆登、拂菻遣使来唐,唐太宗都复信答礼,并回赠物品。

  (2)宽容的宗教政策:佛教经典大量传入中国,并被译为汉文,派玄奘到天竺取佛经。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中国。朝鲜、日本僧人到唐都游学。

  2.作用

  (1)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2)使朝鲜、日本等国家得到发展,加快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

  六、晚年的反省

  (1)晚年治国策略的失当:少于纳谏,大修宫殿。

  (2)反省与自我评价:撰写《帝范》,反省过失,评价自己"功大于过"。

研一研   评价人物的常用方法

  (1)历史评价

  把一定时期的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评价。任何人物的活动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要理清历史人物与其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要避免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2)辩证评价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否定。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他的暴政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当然,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一般认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

  (3)全面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不能只看其优点、贡献就肯定一切,或者只看其缺点、错误而否定一切,而是要看其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把握主流,对其功过是非做出恰如其分的、全面的评价。

  (4)实事求是评价

  根据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标签式、脸谱化的评价。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重了民众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因隋炀帝功不抵过而湮灭他特定方面的贡献。

  (5)阶级分析法

  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都是为本阶级服务的,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不能简单地唯成分论,见到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就全盘否定,见到属于农民阶级的历史人物就完全肯定。

  你认为唐太宗的晚年不愿纳谏了能不能说他晚年变成了昏君?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答案:不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