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作业第2页

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  )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解析:选C。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A、B两项与史实不符;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故D项与史实不符。从材料信息看,内阁权力提高,地位也日益重要。故选C项。

5."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让"群臣"监督皇帝

B.精简政府机构

C.加强君主专制

D.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

解析:选C。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废除丞相的目的是加强皇权,而加强皇权就是加强君主专制。故C项符合题意。

6.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

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

解析:选B。明朝设内阁,阁臣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有"票拟"之权,可以协助皇帝处理一些日常政务,故此即使皇帝不上朝也可以维持政府正常运转。

7.《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和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材料叙述了明朝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和张居正的遭遇进行判断。内阁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内阁本身只是一个内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