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高一

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物理答案

   1.A

   【解析】

   从实验中小球的三种运动情况可以得到,斜面的阻力越小,小球上升的位置越高,如果不受阻力,就会升到与O点相等的高度,A正确;而其他选项都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到的,需要进一步推理或实验验证,B、C、D错误。

   考点:物理研究问题中方法的考查

   2.D

   【解析】

   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说明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当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逐渐减小而方向保持不变。加速度仍然保持与速度同向,所以速度仍然增加。故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故选D。

   3.C

   【解析】

   由于球与木块均保持静止,即加速度都为零,可以看成整体,对整体,首先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没有要运动的趋势,故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选C.

   【点睛】

   本题属于连接体问题,灵活的选择研究对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A

   【解析】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再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即A和B之间没有作用力.故选A.

   【点评】本题是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整体跟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通过计算整体的加速度来确定部分的加速度,再对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5.D

   【解析】

   受托物体向上运动,开始阶段一定先向上加速,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但后面的运动是不确定的,可以是加速的,减速的,也可以是匀速的,不一定处于超重状态,A、B均错误;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或之后,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错误;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速度变化一定比物体快,所以其加速度一定大于物体的加速度,即大于重力加速度,D正确。

   考点:对超重和失重的考查

   6.D

   【解析】

   剪断细线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总重力和细线的拉力而平衡,故T=2mg;再对物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弹簧的拉力;剪断细线后,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不变,细线的拉力减为零,故物体P受到的力的合力等于2mg,向下,所以ap=2g,物体Q受到的力不变,合力为零,所以aQ=0;

   7.A

   【解析】

   前后两次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前后两次木板所受合力F1都等于零,保持不变,C、D错误;绳子剪去一段后长度变短,悬挂木板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将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在竖直方向上,,而物体的重力不变,因此单根绳的拉力变大,A正确,B错误。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力的分解

   8.B

   【解析】

   当小猴以最大加速度向上爬行时,重物对地压力为零,故小猴对细绳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对小猴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

   小猴以最大加速度向上爬行时,重物对地压力为零,故小猴对细绳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即F=Mg;

   小猴对细绳的拉力等于细绳对小猴的拉力F′=F;

   对小猴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

   解得a==5m/s2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先后对重物和小猴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