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4.2 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4.2 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作业第3页

参考答案(1)意图:美国想尽办法诋毁苏联;扰乱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秩序。手段:和平演变。

  (2)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的重新认识,是苏联结束冷战的理论依据。

  (3)联系:材料一中的和平演变是材料二中"新思维"的思想来源,材料二是材料一意图的体现。共同点:都着重从意识形态上入手。

5.导学号885940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新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

材料二 "星球大战计划"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实验证明,"星球大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美国推行该计划的目的有哪些?

(3)"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1)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2)根本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目的: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的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材料三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的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订。

(1)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三表明,苏联对美国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不同意。理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共、反苏。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斯大林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生产力发展,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

  (3)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