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江苏省新草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江苏省新草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不符,故B项错误;仁政是孟子观点,孟子主张性本善,与"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不符,故C项错误;据"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可知某思想家主张性本恶,而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故D项正确。

3.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 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 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 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 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不同身份者的做人规则,反映了纲常伦理观念,故答案为B。材料未提及家庭矛盾,排除A;剥夺子女经济权益,不包含"为妇者",与材料不符,且这一论断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4.《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 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 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C. 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意思为"富贵不是贤者所祈求的,但违背人情。普通人没有好处,简直活不下去,怎么可以没有好处呢?"由此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北宋五子"

5.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